暑期,我院商船系两支实践队伍以青春激情和专业素养投身于社会实践,在不同领域绽放光彩,受到学习强国“强国号”、新福建等媒体广泛关注。
学习强国“强国号”发布报道《“毅宁”实践队专业知识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报道链接如下: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850338964535772204&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2c09dce800c0a88471000i&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 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850338964535772204
新福建发布报道《集大“毅宁”实践队专业知识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报道链接如下: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24/2718079.html?isShare=true&advColumnId=0
“毅宁”实践队在专任教师孙小清和辅导员江滢滢的带领下奔赴三明市建宁县,队员来自物流管理、交通运输、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实践队深入建宁县交通运输局,围绕“推动产教融合助力经济发展”“优化物流服务促进校企合作”“农村物流村村通” 等议题展开座谈,结合地方政策与现状,从快递节点布局优化、政府扶持力度、产教研融合发展等多方面提出了建宁县物流高质量发展建议。在建宁县七彩祥云物流有限公司,实践队通过认知学习和实践体验,加深了对物流、供应链闭环全过程的认识,了解当地物流运输存在的问题,发挥高校师生才智,为公司提出优化物流模式的对策和建议;双方签订就业创业实习基地共建协议,实现产教融合一体化。“毅宁”实践队获得建宁团县委、县委人才办的点赞,并举办了高校青年人才座谈会。此次实践,实践队以研促学、学以致用,用专业知识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赋能,积极探索校政企合作、产教研深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路径。


“海毅” 实践队在专任教师张文生和组织员王岚的带领下,前往泉州市惠安县,围绕海防文化、石雕文化、惠女文化、渔旅文化、生态文明五大主题开展社会实践。实践队探寻崇武古城的海防文化,在解放军庙聆听曾恨奶奶的军民鱼水情的故事;参观惠安雕艺文创园、建振石创企业,与工匠大师面对面,领略智能雕刻机器人的精湛技艺和石雕艺术创新魅力;参观特色小岞展馆,走进小岞林场,聆听全国三八红旗手陈丽英的惠女奋斗故事;在三角鱼露文创馆学习非遗制作工艺,在海洋科普馆录制解说词,设计并开展海洋科普研学活动;在风车岛化身讲解员向游客传播海洋保护理念。实践队还结合专业知识,通过对惠安周边水域水文气象条件和通航条件的调查统计,对多条渔旅航线的通航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深入探讨惠安渔旅结合的航线设计,并为地方渔旅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期间,带队老师张文生应邀参加航海协会组织的中非海洋产业交流会,并做题为《Port Safety Production》主旨发言,分享中国经验。
商船系以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校政企融合新模式,找准学科专业“小切口”,展开协同育人 “大纵深”,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而努力。实践队伍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产业振兴和传承弘扬地方文化注入了青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