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海西晨报· 第A03版 · 城市读本

“挺不厝”团队探讨风狮爷文创产品的设计。

团队根据风狮爷IP设计的文创产品。
晨报记者 陈晓青
近日,在翔安文旅圈内,有个文创团队不断被人提及——“挺不厝”团队。这是一支由驻村艺术家和大学生组成的青年团队。在今年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博览交易会上,“挺不厝”团队初露锋芒,展出了一系列风狮爷形象文创产品,让风狮爷这个传统IP形象又火了一把。
“挺不厝”团队成立于今年6月,核心成员是7名来自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学生。一次偶然机会,在带队老师的牵线搭桥下,他们与专注于创作风狮爷的陶艺师陈青山携手,共同探索风狮爷文创产品的无限可能。
团队中的大学生大多为大三大四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节假日,到陈青山位于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的工作室,一起探讨风狮爷文创产品设计和衍生产品。陈青山以其丰富的艺术经验和精湛的技艺,为团队提供了坚实的创作基础;大学生们则以其创新思维和活力,为传统IP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们共同探讨风狮爷文创产品的设计和衍生,将传统形象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了既时尚又实用的文创产品。
“年轻的大学生有活力、有想法、有创意,他们的加入,让文创产品多了更多可能性。”陈青山坦言,原先他主要做风狮爷的泥塑和土陶作品,没有太多精力和想法做衍生产品。现在有了这群大学生的加持,风狮爷融入当代新材料,做成了手提袋、冰箱贴、开瓶器、瓶装水、明信片等。
这些文创产品颇受年轻人喜爱。大学生们利用抖音直播、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成功将风狮爷这一传统IP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他们还深入挖掘风狮爷背后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将其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挺不厝”团队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案例。大学生们在参与团队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真正走进市场、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带队老师告诉记者,他们拟将这一团队案例传授给其他学院学生,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
然而,在肯定“挺不厝”团队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可优化的空间。当前,各地文化人才队伍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聚合力量、融合项目,将派驻地的文化人才资源、高校师生人才凝聚起来,共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给传统IP穿上新装,“挺不厝”团队以风狮爷文创为突破口,为乡村文化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时间的见证下,这片市场大有可为,我们拭目以待。
